紅樓解讀 年少不懂王熙鳳,讀懂已是淚千行 作者 | 洞見·陳星空 成年人的世界里,每個人的身后,都有不為人知的苦楚。 《紅樓夢》脂評本中有這樣一句批語: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,哭成此書。 正如有人說,《紅樓夢》不是寫出來的,... 12月14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金瓶梅解讀 官人我要,我要官人 01 金瓶梅一百回,我翻來覆去看了不下十遍,如同活過了十遍的人生。 人生總是悲喜交加,金瓶梅中喜悅的時刻居多,那些豪華的排場,隆重的宴席,熱鬧的伴奏,照耀出滿堂紅彤彤,人人樂在其中。 古典小說有個特點... 10月13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三國解讀 逃過曹操滅門,馬超后代扎根亞美尼亞成名門望族? 最近和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發生邊界沖突上了頭條新聞,讓亞美尼亞這個陌生的國家進入大家的視野。估計大多數人和名著君一樣,會對亞美尼亞這個國家感到非常陌生。 亞美尼亞是個只有300多萬人口的西亞小國,對中國... 09月30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紅樓解讀 誰是《紅樓夢》中最聰明的人,季羨林給出了答案 我喜歡《紅樓夢》,年輕時曾讀過多遍。但我不是紅學家。我站在紅壇下,翹首仰望,只見壇上刀光劍影,論爭極為激烈。我登壇無意,參戰乏力。不揣谫陋,弄一點小玩意兒,為壇上戰士助興。我想談一談劉姥姥。在《紅樓夢... 09月28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三國解讀 諸葛亮死后為何要嘴含七粒大米? 熟悉《三國演義》的朋友一定還記得,影視劇中曾有這么一個情節,諸葛亮曾在臨死之前大喊了一句:“龐德公救我!”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神機妙算,這一生更是傳出了很多佳話。那么為何臨死前要喊上這么一句呢?而這龐德... 09月24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紅樓解讀 《好了歌》解注,真的預示各人命運嗎? 在《紅樓夢》的第一回,繼茫茫大士、渺渺真人之后,又有跛足道人在甄士隱面前頌《好了歌》:世人都曉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;古今將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沒了。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金銀忘不了;終朝只恨聚無多,及... 09月21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金瓶梅解讀 一過山海關,都是趙本山 01 西門慶真正擁有權力,是在金瓶梅第三十回。那時蔡太師收了他很多禮物,滿心歡喜,正好手里有幾張空缺的官職,就賜他在山東提刑所當了理刑副千戶。 這個官職大家應該不陌生,曾經有部熱播連續劇“大宋提刑官”... 09月21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名著解讀 《儒林外史》:仗義每多屠狗輩,負心多是讀書人 當真儒賢人的道德持守和倫理實踐最終都歸于幻滅之后,《儒林外史》的第五十五回寫了四位市井奇人:在寺院里安身、擅長寫字的季遐年,賣火紙筒子、最喜歡下圍棋的王太,開茶館、能詩善畫的蓋寬,做裁縫、喜歡彈琴作詩... 09月20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三國解讀 官渡之戰:上天給了袁紹六次獲勝機會,只給曹操一次 東漢建安五年,袁紹和曹操相持于官渡,開展戰略性的決戰,史稱官渡之戰。這場戰役,曹操以至弱勝至強,一舉擊潰袁紹,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。 官渡之戰中,袁紹有六次機會可以輕松戰勝曹操,曹操只有一次機會。但袁... 09月17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水滸解讀 這位陸地神仙,為《水滸傳》定下基調 《水滸傳》有什么基調?我想應該是“只反貪官,不反皇帝”。那誰為《水滸傳》定下這樣的基調呢?大概應該算《水滸傳》引首中講到的第三位人物,陳摶老祖。 《水滸傳》在引首第三段,提到陳摶老祖其實也就這么一小段... 09月16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