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所屬分類:水滸解讀
《水滸傳》有什么基調?我想應該是“只反貪官,不反皇帝”。那誰為《水滸傳》定下這樣的基調呢?大概應該算《水滸傳》引首中講到的第三位人物,陳摶老祖。
《水滸傳》在引首第三段,提到陳摶老祖其實也就這么一小段。那時西岳華山有個陳摶處士,是個道高有德之人,能辨風云氣色。一日騎驢下山,向那華陰道中正行之間,聽得路上客人傳說:“如今東京柴世宗讓位與趙檢點登基。”那陳摶先生聽得,心中歡喜,以手加額,在驢背上大笑,顛下驢來。人問其故,那先生道:“天下從此定矣。正乃上合天心,下合地理,中合人和。”
說起陳摶老祖,故事很多。首先講他為什么被稱為“老祖”,這好像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加“老祖”名號的人,當然比老聃還差一點,直呼名號了嘛。陳摶,考證的生卒年份是871年和989年,字“圖南”,號“扶搖子”,賜號“希夷先生”,四川普州(今四川安岳)人,是一位道門高隱和學術大師,稱陳摶老祖、睡仙、希夷祖師等。大約生活在晚唐、五代、北宋年間。
之所以被稱為“老祖”,大約是因為陳摶是傳統神秘文化中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代宗師,相傳紫微斗數及無極圖說均為陳摶之創作。陳摶的“老祖”強調“老”字,因為陳摶傳說中是個睡仙。在武當山九室巖隱居時,陳摶服氣辟谷修道二十多年,只是每天飲幾杯酒而已。而后移居華山,每當他睡覺時,多是一百多天不醒。所以傳說陳摶長壽,有稱百余年的,有稱數百年的,甚至有稱數千年的。
??
再來說說陳摶在《水滸傳》中的出場,書中只描寫了這么一小段,其實還有故事。
一日騎驢下山,向那華陰道中正行之間……說的很輕巧,但為什么騎驢下山呢?

微信公眾號
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